top of page
深呼吸潛水LOGO

潛水天氣迷思大破解!什麼天氣才能潛水?颱風前後可以嗎?

「颱風來前,天氣還穩定,可以潛水嗎?」

「颱風過後,是不是可以馬上衝海邊?」


台灣夏季常見的「颱風」,會打亂很多潛水員的行程安排,我們開潛店的雖然常常因為颱風要幫客人改時間、退款,生意做不成雖然是欲哭無淚。


但是!為了你的人身安全,我們都會嚴謹把關下水的安全性!

而關於一些「潛水天氣的迷思」,今天就讓「在墾丁曾經有6塊腹肌(?)的10+年經驗潛水教練-派派」來為你一一說明吧!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 如何判斷潛水天氣的四大關鍵指標:風向、浪高、海流、能見度

  • 颱風天為何絕對不能潛水?那些你不知道的致命風險

  • 颱風前後的潛水安全時機:教你如何判斷最佳下水時間

  • 潛水時天氣不佳時的應對策略?

什麼天氣才能下海潛水呢?墾丁深呼吸-卜派教練完整解析
什麼天氣才能下海潛水呢?墾丁深呼吸-卜派教練完整解析

潛水四大天氣指標的重要性:要如何觀察這些天氣指標?


潛水,除了陽光普照的好天氣,還有許多隱藏的「魔鬼」藏在細節裡!身為潛水員,我們不能只看表面,以下4個關鍵天氣指標,是教練在決定每次是否能下水前都必須仔細評估的:


1. 風向與風力:決定潛點選擇與潛水舒適度


「風」是影響水面狀況最直接的因素 要觀察的指標又分為「風向」與「風力」兩個部份

  • 風向: 潛水地點通常有其「背風面」,也就是可以避開主要風勢的區域。

    • 舉例來說: 在墾丁,如果吹東風,西岸(如後壁湖、出水口)通常會比較平靜;如果吹西風,東岸(如船帆石、香蕉灣)則相對較為平穩。當風從海面吹向陸地時,會推動海浪拍打海岸,讓水面變得更為崎嶇。反之,當風從陸地吹向海面時,雖然陸地會有點涼,但水面反而會相對平靜,入水會更舒適。


  • 風力: 風力越大,海面狀況通常越差。潛水員在出入水面時,安全會因此受到影響!

    • 2-3級風: 輕風到微風,海面狀況通常平穩,適合大部分潛水活動!

    • 4-5級風: 和風到勁風,海面開始有波浪,對於船潛或需要長時間在水面等待的活動,可能會因為浪而感到不適、暈浪或暈船。應評估潛水員的經驗與抗浪能力。

    • 6級風以上: 強風甚至烈風,海面浪高會明顯增加,水下能見度也可能變差。此等級的風力通常不建議潛水,尤其對新手而言非常危險!


派派教練溫馨提醒: 風力等級不只影響水面,也會影響水下能見度!強風會將海底泥沙攪動,使能見度變差喔!


2. 浪高:影響入水與水面舒適度


浪高代表水面波動的劇烈程度,直接影響潛水員入水、出水時的穩定性,以及在水面的舒適度
  • 低於0.5米: 平穩或輕微波浪,非常適合潛水。

  • 0.5-1.5米: 中等浪高,入水和出水需要技巧,船潛時船隻晃動感會較明顯。經驗不足的潛水員可能會感到不適而暈船或暈浪。(嘔吐的話,雖然有點噁心,但可以順便餵魚)

  • 超過1.5米: 高浪,通常不建議潛水。此時不僅入水困難且危險,水下環境也可能受到影響,例如:強勁的湧浪會把潛水員推向礁石,撞到礁石可能會受傷或有生命危險。



3. 海流:水下動力的潛在挑戰


海流會直接影響水下的移動方向,是潛水規劃的重要考量之一。

我們常說的「高清無流」,通長是潛水員最舒適的潛水狀態,也是最適合潛水新手的環境條件,但是,有時候特定潛點或生物會出現在流區,這時候我們就要看海琉的狀況來判斷下水點,以及教練也需要考量到同團的潛水員潛水經驗,才能決定是否要往流區前進!


  • 平緩海流: 有助於看見更多水中生物,並切在可控制的情況下,學習如何讓潛水體驗更豐富,但需要注意方向,並跟緊教練,避免流被帶離潛點或教練太遠!

  • 強勁海流: 可能會消耗潛水員大量體力,甚至有「流走」的風險。在有強流的潛點潛水,需要有經驗的潛水員和熟悉當地海流的潛導帶領,並攜帶流鉤等應急裝備。


派派教練小提醒: 海流有時難以從水面判斷,需要參考潮汐表、當地潛水中心資訊,或是透過水下觀察。新手潛水員務必聽從教練或潛導的指示,不要貿然進入不熟悉的海流區域!


4. 能見度:影響潛水體驗與安全


水下能見度不僅影響你在海裡的視覺享受,更是判斷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
  • 影響因素: 能見度主要受到天氣、海底地形、季節和人為活動等影響。

    • 天氣: 大雨、颱風會帶來大量泥沙或陸地逕流,使水體混濁。

    • 海底地形: 沙底容易因水流攪動而降低能見度;礁石地形通常水較清澈。

    • 季節: 有些季節會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影響能見度。

    • 人為活動: 潛水員踢動過多沙子、船隻錨泊等都可能影響局部能見度。


  • 安全考量:

    • 能見度太低時,潛水員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潛伴或潛導。

    • 與周圍環境的距離感會失準,增加碰撞礁石或不明物體的風險。

    • 緊急狀況下,潛伴或教練因無法清楚看見手勢訊號,而無法即時發現並提供協助。


派派教練小提醒: 通常墾丁的潛點能見度都比小琉球、東北角還要來得好很多!但如果是潛到一半能見度突然變差,請保持冷靜,與潛伴靠近、適時打開手電筒,並根據教練的指示浮出水面或回到潛點。


另外,補充一個比較難觀察的指標: 潮汐與水位


潮汐是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陽引力影響而產生的週期性漲落現象。對於岸潛和礁石潛點,潮汐的影響巨大

    • 潮水較高時: 水位較高方便入水和出水,但有些潛點可能會因為水位太高而導致水流增強或無法抵達!

    • 潮水較低時: 水位較低有些潛點可能因為露出水面而無法進入,或者入水點過於淺、礁石多而增加難度,很多潛水員會因此刮傷,要特別小心。


派派教練小提醒: 在不熟悉潮汐狀況的潛點,務必找當地的潛店或經驗豐富的潛導,他們對當地的潮汐特性對潛點的影響瞭若指掌,確保出入水的安全。


颱風天為什麼絕對不能潛水?有哪些隱藏風險?


雖然我們開潛店的教練也很想賺錢,但是一但有颱風來襲,我們絕對、絕對不會冒險帶客人去潛水!我們願意為你改期或無條件退費!因為潛水一定是安全至上,海永遠都在!


無論你是多有經驗的潛水員,都不應該在颱風天下水,因為以下因素一但發生,都可能直接致命!

1. 突如其來的強風與巨浪:


颱風隨時都在變化、轉向!而颱風伴隨的風速可以達到每秒數十公尺,輕鬆掀起數米高的巨浪
  • 水面風險: 在水面時,你會被巨浪拍打、被強風吹離潛點,甚至可能被捲入開放水域。船隻在這種天氣下根本無法出海,即使在港口內也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


  • 入水困難: 在浪高超過1米的海況下,你連站穩都難,更別說穿戴裝備安全入水了。任何試圖入水的行為都無異於自殺。


2. 能見度瞬間歸零:

颱風會帶來瞬間的暴雨,將陸地上的泥沙、垃圾、枯枝落葉等大量沖刷入海,海水會變得像泥漿一樣混濁,能見度極差,一但開始下暴雨,短時間的能見度會降到幾乎為零!

  • 失去方向感: 在水下,能見度歸零會讓你完全失去方向感,辨識不了方位、找不到潛伴、導潛,甚至也看不見任何潛點地標!


  • 碰撞風險: 你無法看清周圍的障礙物,容易撞上礁石或其他水下物體,造成自身或裝備的損壞。


3. 強勁且混亂的海流:

颱風帶來的風暴和強浪會在水下產生異常強勁且難以預測的海流。
  • 體力耗盡: 你會不斷地被水流沖刷,需要耗費大量體力抵抗。在水下,耗盡體力是非常危險的,可能導致恐慌、供氣不足等問題。

  • 「流走」風險: 你可能被強流帶離潛點,甚至被捲入開放水域或危險地形,後續即使想救難隊想要海面巡迴你,都因為流極為混亂,不確定你被帶去哪,難以救援!


4. 水下環境結構破壞與帶入危險物品:

颱風的巨大破壞力不僅限於陸地,水下環境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 珊瑚礁損毀: 脆弱的珊瑚礁可能被巨浪撕裂,形成鋒利的碎片,對潛水員造成割傷。

  • 漂浮物與障礙物: 陸地上的樹枝、垃圾、甚至建築物殘骸都可能被沖入海中,在水下形成看不見的危險漂浮物,甚至大型的、不穩固的障礙物。這些都可能直接撞擊潛水員,或纏繞裝備。


5. 意外時的救援困難(甚至不可能!):


在颱風天氣下,海上救援行動幾乎是不可能的,都要等到颱風過後才能出動直升機或船隻搜索救援
  • 救援船隻無法出海: 救難船隻在這種惡劣海況下根本無法啟動或安全航行。

  • 能見度與浪高問題: 即使有人試圖救援,惡劣的能見度和巨浪也讓搜救工作變得極其困難且危險。(我們也不應該冒這些救難隊員的生命去勉強搜救)


派派教練的非常苦口婆心,請大家要愛惜生命: 潛水活動,安全永遠是第一位!颱風天潛水,不僅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更是給救援人員帶來巨大的風險。任何負責任的潛水中心或教練,在颱風期間都會全面停止所有潛水活動。

颱風前、颱風後多久才能潛水?潛水安全時機大解析!


「那颱風前或颱風剛過,總可以下水了吧?」

這也是許多潛水員常有的疑問,很心急不想錯過行程!但在颱風影響範圍內,颱風來臨前、颱風過境期間、甚至颱風剛過,通常都不建議潛水!你需要給海洋足夠的時間「復原」潛水才有樂趣!


1. 颱風前:


 颱風來臨前,即使風雨尚未明顯,外圍環流通常會先影響海面,帶來長浪、湧浪不穩定的海流。有時天空看起來晴朗,但海面卻已經波濤洶湧。
  • 判斷依據: 密切關注中央氣象署發布的海上颱風警報。一旦發布警報,即使颱風中心尚未抵達,也代表海域狀況已經不適合潛水了喔!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對潛水行程有影響,也歡迎提前詢問我們,但請謹記一件事「我們是教練不是神!」無法保證颱風什麼時候抵達,通常會給很保守的建議,但不要為難我們喔!


    派派教練建議: 當颱風警報發布或預計即將影響台灣時,請務必聽從潛水中心的指示,不要抱持僥倖心態。為了安全,提早取消或延期是最佳選擇。


2. 颱風過後:


颱風過後,海水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到適合潛水的狀態。恢復期沒有固定天數,會因颱風強度、路徑、降雨量和潛點地形而異,但通常至少需要數天到一週以上

颱風過後,潛水教練會觀察和評估以下幾個重點,來判斷是否適合下水:


  • 風力與浪高穩定下降: 這是最基本的條件。確認風力回到3級以下,浪高平穩,沒有明顯的長浪或湧浪。

  • 水下能見度恢復: 颱風帶來的泥沙會讓海水變得非常混濁。你需要等待海水中的懸浮物沉降,能見度逐漸恢復。可能需要幾天甚至一週以上,尤其是在河口或近岸沙底潛點。

  • 海流趨於穩定: 颱風會攪動海底,產生不穩定的海流。需要確認海流已恢復到正常狀態,沒有異常的強勁或紊亂流向。

  • 水下環境安全: 颱風過後,水下可能會有被沖刷下來的斷裂珊瑚、樹枝、垃圾等漂浮物或沉積物。這些都可能對潛水員造成危險。墾丁在地的教練們,都會協助先確認潛點已經過初步清理或評估安全才帶潛水員下水喔!


    派派教練小提醒:最好是等待當地潛店或資深潛水教練的通知。我們通常擁有第一手的海況資訊,並會進行實地勘察,確認潛點安全無虞後才會恢復潛水活動。務必聽從專業建議,颱風後不要自行前往不熟悉的潛點!

預計潛水但天氣不佳怎麼辦?以下情況請調整計畫!


大自然的力量無法預測,即使再完美的計畫,也可能因為天氣變化而需要調整。

當遇到以下情況時,請務必依照教練建議調整潛水計畫,不要勉強下水:


1. 持續性大雨:

即使沒有颱風,長時間的強降雨也會對潛水造成影響。
  • 能見度降低: 大量雨水沖刷陸地,攜帶泥沙、懸浮物進入海洋,導致近岸海域能見度降低,不只影響潛水體驗,甚至影響安全。

  • 水溫下降: 雨水會帶走熱量,使近岸水溫下降,對於怕冷或沒有足夠防寒措施的潛水員來說,可能會不舒服、失溫!


派派教練建議: 如果只是短暫小雨,通常影響不大。但若是持續性的大雨,建議改期或選擇較不受雨水影響的潛點(例如:船潛去遠離出海口的潛點)


2. 雷雨或閃電:

在水上或水面附近遇到雷雨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 觸電風險: 雖然海水是導體,但閃電擊中水面時,周圍區域會產生瞬間高電壓,身處其中會面臨觸電風險。

  • 高頻電流影響: 即使沒有直接擊中,閃電產生的高頻電流也可能在水中傳導,影響人體。

  • 能見度差: 雷雨通常伴隨強風和暴雨,同樣會造成能見度極差。


派派教練建議: 只要有雷雨預報或在潛點看到閃電,無論是否下雨,都應立即停止所有水面活動,並盡速上岸尋找安全庇護。


3. 短時間內的急劇天氣變化:

有時候天氣預報晴朗,但到了潛點卻突然變天
  • 對流旺盛: 夏季午後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尤其在熱帶地區。可能突然烏雲密布、強風、暴雨甚至伴隨打雷。


    這種時候,需要潛水教練或潛導根據現場的即時狀況做出判斷。如果教練認為不適合潛水,即使已經到了潛點,潛水員也必須聽從指令取消或延期!


派派教練建議: 保持彈性,並對大自然抱持敬畏之心。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不要為了「都來了」而冒險下水!海永遠都在~

墾丁深呼吸潛水:你的潛水安全夥伴


在深呼吸潛水,我們始終將「安全」與「品質」放在首位。

無論是墾丁在地潛水、各級別潛水證照課程(從體驗潛水、初級、進階、高氧、救援,到專業的潛水長),或是豐富的潛水旅遊行程(如:夢幻的馬爾地夫船宿潛旅),我們都堅持嚴格的安全規範。


我們的資深教練團隊對墾丁的海域瞭若指掌,每次潛水前都會協助仔細評估海況,為你選擇最安全、最適合當下天氣的潛點,確保每一次潛水體驗都是愉快且安心的!


此外,深呼吸潛水提供:

  • 寵物友善住宿: 讓您的毛小孩也能一起享受度假時光!

  • 多樣房型: 豪華雙人房、溫馨四人房、經濟背包客房,滿足不同需求。

  • 裝備現場租借: 讓你輕裝出行墾丁,免去攜帶重裝備的煩惱,人來就好!


我們也提供多種優惠方案,例如含住宿套裝優惠團報優惠體驗後考照優惠特殊活動方案企業合作方案...等都歡迎加入官方Line了解喔!


潛水要留意天氣變化,但別讓天氣影響你對潛水的熱愛喔!


了解更多關於深呼吸潛水

加入官方Line預約潛水考照:點擊加入

社群簡介:

 
 
 

留言


©2017-2027 AZURE DIVE

bottom of page